南海新区百花齐放“文化+” 提速产业融合发展 | ||||
| ||||
品牌文化展现威海南海新区的魅力与气质 一位艺术团团长眼中的威海南海新区文化变迁 日前,威海南海新区万和艺术团成立仪式暨汇报演出在海鲜大排档舞台精彩上演。十几个有“正能量”、能“接地气”,艺术性高的原创节目,为居民和游客们呈现了一场兼具本土文化和时尚元素的精彩演出。 威海南海新区万和艺术团团长彭俊焙说:“艺术团的成立使众多南海新区的文艺爱好者找到归属感,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艺术平台,显示了新区群众艺术文化的蓬勃活力,奏响南海新区文化惠民的新篇章。” 百花齐放 “文化春雨”滋润着更多“新南海人” 近日,在威海南海新区蓝湖公园万和艺术团排练室内,彭俊焙正指导着艺术团的演出骨干们排练节目。今年46岁的彭俊焙是一名专业的舞蹈老师,具有独特的舞者气质,这源自与内心对舞蹈文化的追求。也正是这样的追求,让彭俊焙与威海南海新区结缘。 “2012年,我第一次来到南海新区便选择在这里定居,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南海新区优美的环境和其日新月异的发展充满了无限可能,还有沙雕节、美食节、啤酒节等诸多的精彩文化活动。”彭俊焙说。 这些精彩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威海南海新区标志性品牌文化,依靠这些活动,南海新区频频亮相央视、省市等各级媒体,新区特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看到威海南海新区这个城市文化发展新兴之地蕴涵的文化气质,如春雨般滋润着彭俊焙心中的文化追梦之“种”。他盘出了苦心经营多年的艺术培训中心,来到威海南海新区定居,教授舞蹈。 “文化是城市文明的集中体现,透视着市民的精神风貌,以及城市的人文底蕴。来到南海新区之后发现,新区的文化活动一年比一年多,个个都精彩。”彭俊焙说。 沙雕节的沙滩文化,彩贝节、螃蟹品鉴艺术节、海鲜啤酒节的渔家文化、龙舟赛的传统文化、国际舞蹈文化艺术节的舞文化、社区舞蹈大赛的社区文化……数不胜数的精彩文化盛世,打造出威海南海新区特色的文化品牌。 “南海新区诸多的文化活动,我不仅都去过,有的还参与了活动组织。”在彭俊焙看来,正是这些文化盛宴,吸引了一大批像他一样的“新南海人”定居在此。 威海南海新区开发建设十年来,紧紧围绕着文化惠民,广泛引进全国各地优秀文化活动,完善休闲广场设施,在推广品牌文化活动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百姓唱主角的文化活动,激发全民文化活力。不仅让威海南海新区的文化品牌飞起来,更让文化活动改变了百姓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文化让居民生活的多姿多彩 倍感幸福 文化活动开展得越丰富,百姓受益也就越多。威海南海新区坚持把文化工作项目化、具体化、品牌化,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真真切切地让群众从文化活动中获益,让每一位居民为生活在一个有着特色文化品牌的城市而骄傲。 如今的威海南海新区吸引着越来越多居民走出家门,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已经有了很多的选择。无论是在广场、公园,还是在乡村、社区的文化大舞台上,处处都有社区居民欢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声。爱好摄影的群众,在小区里就可以参与摄影展,随时捕捉生活之美;喜欢旗袍的爱美女士,几个姐妹邀在一起就可以来一场旗袍走秀;喜欢唱歌唱戏的居民,可随时参与小区文艺社团或者农村的庄户剧团…… 然而刚来威海南海新区的彭俊焙看到的可不是这番场景。“那时候,第一次来南海公园跳舞的人就十几个,更多的是在旁边观看跃跃欲试,可能是观念还没有转变,也可能是在学习。作为一个舞者我可忍不住,立即跑去领舞。三天下来,跳舞的人一下子增加到六十多人。”谈起此事彭俊焙颇为自豪。 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威海南海新区紧紧把握人民群众文化利益需求大的时代脉搏,着眼改善文化民生,精心营造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居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南海新区十年的城市建设中,大家的文化活动场所也越来越多,有南海公园、观海公园等;在万亩松林里有健身步道,活动设施;有党群活动中心;在新型社区中还配备了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等;即便是在农村,也修建了文化大院、组建庄户剧团,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合理的选择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彭俊焙说。 在威海南海新区,全民文化正在向每一个社区和乡村渗透,打造的基层文化阵地感染着每一位居民。 提到百姓对文化生活追求的观念转变,彭俊焙很有发言权。在他组织的首期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有36名学员报名。然而第二期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举办时,短短三天时间就有166位学员报名参加,在众多的学员中还有不少也是“舞界”大咖。 “随着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丰富的文化品牌活动,基层文化阵地的带动,让更多的居民有了参与的激情和学习的动力。”彭俊焙表示。 群众参与到丰富多次的文化活动中,激发了大家推陈出新的潜能,原创的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一批又一批具有文艺水平的创作者和高质量的作品等上了山东卫视《唱响山东》《综艺大联盟》,央视《欢乐中国行》《乡村大世界》等知名栏目。还吸引了《我的新野蛮女友》《止杀令》等剧组来取景拍摄。 百花齐放“文化+” 提速产业融合发展 “南海新区文化的展现不仅仅在于舞台,更有一批文化精品项目,一批文化产业基地,让文化鲜活起来,推动南海新区由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跨越”在彭俊焙看来威海南海新区已经有不少企业将文化作为发展内涵。 威海南海新区福地传奇水上乐园在开发水上精品旅游产品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让“文化+旅游”更有吸引力。水上乐园根据“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和南海本地群众祭拜“龙王”的风俗,在云龙山重建“龙王”庙,传承弘扬李龙文化。同时,还建设了福地艺术馆,开展书画交流活动,以及茶马古道、二十四孝的雕塑,树立“常回家看看”主题雕塑,积极发扬孝文化,让游客们在游玩的同时,精心倾听新区独有的文化特色,满足了人们对新旅游模式的期望,开辟了旅游新视角。 由300多个集装箱组合而成的乐美达沃文化小镇是“文化+创意”的组合。小镇内设有生活空间、主题餐饮、娱乐休闲吧、文化体验中心、陶艺吧、化妆品店、食品店等,并有热气球聚乐部及汽车影院,是威海南海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是美容医疗健康产品的集聚地,为新区居民和广大游客提供了艺术创作、休闲度假、旅游购物的全新创意空间。 前不久,“万和福岛”海洋平台成功下海,成为威海南海新区海上休闲旅游的新起点。“万和福岛”的建设融入了海洋文化的特色理念,平台上建有海上无水海洋科普馆,可让游客在无水的世界里体验海洋的魅力,海洋环境监测平台将对威海南海新区海域的海洋资源、海洋气候等提供监测,多角度聚焦新区海洋文化的特色和亮点,成为人们休闲放松、欣赏海景、体验海洋文化的新平台。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文化+”的产业形态,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威海南海新区先临三维科技的3D打印创客工坊,3D打印教学实验室,为新区人“播种”先进的3D思维和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让3D打印不仅为威海南海新区内企业智能制造提供服务,而且对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带来巨大影响。 “随着各个文化项目的崛起与发展,南海新区文化的品牌效应越发耀眼,大家切身感受到了文化对于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提升。”彭俊焙深有感慨的说道。 近年来,威海南海新区将文化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形成品牌效应拉动人气、提升名气,推动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沙雕节、龙舟赛、舞蹈文化艺术节、美食节等一系列大型节会定格下精彩的瞬间,激活了新区文化的能量,文化资源优势正在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和文化经济优势。 在梳理与探寻中,我们感受花的芳菲,果的殷实,在传承与创新中走过耕耘和收获的10年,一座洋溢着活力的文化新城正在大海之滨崛起。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